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福鼎 > 魅力福鼎 > 福鼎美食

《吃在福鼎·百姓家》第十集——《桐江鲈鱼》

来源: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3-11-13 14:51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山海之间 

  成就一方风味 

  坊街串巷 

  寻味灯火万家处 

  第十集为大家带来 

  《吃在福鼎·百姓家》第一季收官之作 

  桐江鲈鱼 

  桐江,这一溪流水,见证着沿岸方圆的桑海仓田,被誉为福鼎的母亲河,其间孕育的桐江鲈鱼,早在古代时就与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鱼”,甚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青睐。福鼎是中国最大的鲈鱼产地,出产的鲈鱼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无论宴请宾朋或是亲友团聚,福鼎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鲈鱼的身影。 

  福鼎山海相连,丘陵起伏,境内大小溪流纵横密布,咸淡水交汇处的海域,最适合鲈鱼的生长。章云进在此养殖的鲈鱼个大体肥,肉鲜味美,今天是妻子的生日,平日里很少下厨的章云进一早就已经计划好,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做一道酸菜鲈鱼。 

  以前出去打工的时候学来,我回来就做我老婆吃了,口味我们自己调,我几个朋友也喜欢吃。 

    

    鱼头鱼骨入锅双面煎至金黄后倒入开水熬煮,调味以后加入腌制好的鱼肉煮熟即可,时间会在食物上施展魔法。没有精致的蛋糕,也无需昂贵的礼物,更不用过多的言语,中国人含蓄的情感就藏在一碗饱含祝福的长寿面里,一口专属味道的酸菜鲈鱼里。

    

     关于食物的烹饪,不同的人有着自己的答案,但总和脚下的土地密切相关。一座“爱吃”的城市,绝不会允许美食只有一种形态。作为“中国鲈鱼之乡”,鲈鱼在福鼎总是被偏爱的,红烧、清蒸、干煎、烹炸等等,无不脍炙人口。

  最近做了个鲈鱼宴,这里面有做了二十几道菜。其实还远远不止,我最近想把鱼鳞本身研发出来,把它的元素提炼出来做更好的菜肴。 

    

  更多关于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方飞座炒制鱼松的手艺承袭自父亲,去鳞、去头、去骨以后,将处理过的原料鱼放入锅中蒸熟,使鱼肉容易与骨刺、鱼皮分离,稍作冷却后手工采肉。熟肉脱水入锅用文火炒制鱼肉捏在手上能自行散开为止。

  以前的人没有冰箱,我们海边人,一次捕鱼都捕很多,我们就会想着这鱼拿去怎么处理,也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炒制成鱼松,控干水分,可以长时间存放。 

    

  单一的食材经过细密的构思,能造就出万千风味。方飞座用剩下的鱼头熬汤,这也是福鼎人最经典的做法之一,而鲈鱼刺身,则是他的另一个拿手好戏。

    

  制作刺身首先要懂得如何对鱼进行分解,完整取下鱼身后将鱼肉与鱼刺、鱼皮分离,接着才开始最考验刀工的片鱼环节。

   

  鱼肉生吃,对鱼本身的品质要求极高,生长在福鼎的鲈鱼总穿梭于咸淡水之中,肉质细嫩,洁白如雪,切薄切细使鱼肉入口没有土腥味,也便于咀嚼和消化。 

    

  懂美食的城市更懂生活,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桐江流水与鲈鱼相生相依,与时间无由,与空间无休。在百千佳肴的餐桌上,银杯玉箸,金盘盛鲜,桐江鲈鱼凭着不可比拟的营养价值和文化价值,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正如福鼎这座中国美食地标城市追逐美食的匆匆脚步,也从来不曾停歇。

    

  桐江鲈鱼是生活在近海里的一种名贵鱼类,曾供应2017年金砖国家会议、2008年奥运会及多次重要高峰论坛会议并受到一致好评,是福鼎的又一张重要名片。

  本集纪录片是《吃在福鼎·百姓家》第一季的收官之作,是荣誉也是压力。拍摄时遇上连续的阴雨天气,摄制组先后四次前往方飞座的老家双屿村仍然没有等到理想的天气;拍摄地点在渔排上时,摄制组的大量设备需要不停搬搬抬抬,从岸上到渔船,从渔船到渔排;为了呈现鲈鱼在水中游动的特写画面,摄制组更是利用晚上时间做各项准备工作。

  能够为擦亮福鼎“中国鲈鱼之乡”的金字招牌贡献力量,所有的努力在成片的那一刻都化为下一次前进的动力,正如鲈鱼不断穿梭于咸淡水之中,我们也不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