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本市要闻

福鼎:沃野织锦绣,山海奏欢歌

来源:福鼎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4-09-27 11:16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夏满秋起,万物可期。行走在福鼎广袤的乡村大地,一幅幅村强景美民富的“兴”图景次第映入眼帘:肥沃的田野上,特色产业遍地开花;青山碧水间,农旅融合“钱”景广阔;整洁的村道旁,农家小院各美其美…… 

  近年来,福鼎市坚持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牢记嘱托,紧扣创建“山海融合乡村振兴样板县”发展目标,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广袤田野迎丰收刘超超摄 

  “弱鸟”先飞今翱翔 

  在“中国扶贫第一村”磻溪镇赤溪村九鲤溪畔,风景秀丽,山歌回响,游人争相穿上畲族服饰打卡拍照,体验民族风情。长安新街上,特产店、农家乐、文创店、特色民宿等鳞次栉比,好不热闹。 

  赤溪村民穿上畲衣唱畲歌游客打卡赤溪村文创店 

  游乡村,话振兴。赤溪村党总支书记吴贻国介绍,曾经的赤溪村不同于如今的幸福光景,有道不尽的无奈和窘迫:“种薯山猪吃,种豆无粮收;终年砍毛竹,不足换油盐;野菜加笋干,难度半年荒。”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反映赤溪村贫困状况的读者来信和评论员文章。当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序幕。赤溪村这只“弱鸟”随之振翅飞翔。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王绍据的来信(资料图) 

  为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难题,“挂”在大山褶皱里的自然村陆续迁至行政村所在地,村民们“挪穷窝”、住新房,用上了自来水、电灯,看病有了卫生所,读书有了村完小,过上新生活。 

  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溪村脱贫作出重要批示。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人民网视频连线赤溪村,进一步增强了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士气。赤溪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挖掘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走出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发展道路,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在山水间搭起“诗与远方”,竹筏漂流、瓜果采摘、登山健身、户外体验等多条游览路线全面铺开,九鲤溪水域风光、下山溪峡谷、杜家堡古民居群、云顶玻璃栈道、田园自然风光、森林养生基地等旅游项目风生水起……从2014年到2023年,赤溪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万元增加到近13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800元提高到37252元,“穷山村”成功变身“绿富美”。 

   

  竹筏漂流 

   

  玻璃栈道 

  如何与时俱进谋发展,赤溪村又有了新的思考。“我们主动融入福鼎全域大旅游圈开发,深化‘一产接二连三’发展模式,打造更多优质旅游体验项目,塑造乡村旅游品质新标杆,争创‘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吴贻国说。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福鼎市持续巩固提升全国首批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和赤溪村、柏洋村全国首批脱贫攻坚考察点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筑牢“零返贫”底线。村强民富的“赤溪模式”“柏洋样板”犹如两颗亮眼的“新星”,用“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摆脱贫困奔小康。2023年,福鼎市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村,88个村超50万元,其中“百万村”35个。 

  “头雁”领航促发展 

  夕阳西沉,站在沙埕镇小白鹭村的金色沙滩远眺,“蓝色牧场”风帆摇曳、船只往来,耳畔传来游客踏浪戏水的笑声,别有一番渔村风情。“老林你看,咱们的淡菜成‘网红’了。”丁世光点开手机,向一旁的小白鹭村党支部书记林炳生展示他为小白鹭制作的宣传短片。视频里,唯美的音乐配上滚动播放的美照,吸引不少网友点赞留言。 

  小白鹭风光 (沙埕镇供图) 

  丁世光是福鼎市乡村振兴项目服务专班的项目专员,他口中的“淡菜”是贻贝的俗称。小白鹭村海域宽阔,水质上乘,天然饵料充沛,当地盛产的贻贝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但总卖不出好价格。 

  在多次走访调研后,丁世光和专班成员发现,小白鹭近80%的村民从事渔业,海上养殖面积达3600多亩,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渔民只会埋头苦干,不懂营销宣传,产品的品质和名气不匹配,效益偏低。”丁世光说。 

  小白鹭养殖户采收贻贝 

  摸家底、找思路,随着调查研究的脚步逐渐深入,专班成员又有新收获:淡菜上市正值小白鹭旅游旺季,何不借着这股东风,打响品牌、以文促农,让土特产“出圈入市”? 

  说干就干。问专家、跑部门,丁世光带领专班成员成功注册“小白鹭淡菜”商标,并请专业人员指导设计产品包装盒。“经过加工包装,今年,小白鹭淡菜的价格从每公斤4元飙升至24元,产量供不应求。”林炳生说。 

  专班集智聚力,激活发展引擎。2023年10月,福鼎市选派16名退出领导岗位的县管干部和5名优秀年轻干部,分别担任乡村振兴项目服务专班项目专员及专员助理,组成乡村振兴项目服务专班。一年来,这支经验足、能力强、视野宽的“领雁”队伍,主动下沉乡村一线,引进资源并集聚在乡村,发挥统筹、帮扶、带动作用,让福鼎乡村振兴发展蓝图越发清晰—— 

  为推动叠石乡丹峰村Y831县丹线公路路基工程按序完工,专班成员直奔项目现场,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帮扶落实争取“一事一议”资金16万元、工程扶贫款15万元,疏通施工“堵点”; 

   

  叠石乡丹峰村Y831县丹线公路路基施工(叠石乡供图) 

  加强对周山村红色文化、牡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提升村民精神风貌,以“文”为笔绘就乡村新图景,破解文旅“卡点”; 

  群力群策,指导白琳镇翠郊村结合示范村项目,加强旅游配套建设,将乡村规划纳入资金计划,打通发展“难点”; 

  会同福鼎市人社局开展技能培训、座谈会惠及群众400多人次。同时,将300名“田秀才”“茶博士”等民间人才纳入“1+2+N”产业人才库,消除人才“痛点”…… 

  “今年以来,专班结合‘服务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目标,将原来6个服务小组缩减为5个,分别对应联系‘五个振兴’工作专班及1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谋划推进工作。”福鼎市乡村振兴项目服务专班党支部书记张忠坤介绍,专班采取“到点到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方式,建立问题破解会商协调机制,了解基层实际需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力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提质增速。 

  福鼎市乡村振兴项目服务专班现场指导特色产业示范项目培育(专班供图) 

  数据就是见证。2024年上半年,该专班的36个乡村振兴补短板项目、574个节点任务,已跟踪落实413个,完成年度计划的71.9%。配合主管部门协调争取产业强镇、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及社会化服务项目补助资金2200万元,会同产业振兴专班跟踪落实“1+2+N”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约140个,协助主管局完成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入库55个。 

  向“美”而行富乡村 

  古城墙下,清渠流淌。修枝剪叶、翻土浇水,太姥山镇潋城村村民蒋玉清一早就在自家庭院里忙活起来。庭院里各色鲜花争奇斗艳,与青砖灰瓦相映成趣,让人赏心悦目。 

  “小院由一块杂草丛生、杂物堆积的闲置地翻新而成,没想到‘改头换面’后,成了游客打卡点,还被评为省级‘美丽庭院’。”蒋玉清骄傲地说。放下手上的工具,轻拍身上的泥土,她准备去闺蜜家串门,聊聊养花心得。美丽庭院吸引不少村民前来“取经”,和大家分享经验成了蒋玉清生活中的一部分。 

  潋城村美丽庭院 

  跟随蒋玉清的脚步,走出小院,举目四望,村中的石板小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意盎然,仿佛置身于和美的田园画卷中。那一棵棵参天古树,目睹了往日繁华,也“见证”了潋城村的精彩蝶变。 

  潋城村位于太姥山山麓东南角,是一座延绵千百年的中国传统村落,境内拥有唐朝灵峰古刹、宋朝朱熹讲学遗址“石湖书院”、明朝抗倭古堡(潋城古堡)、潋城暴动遗址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如何保护和活化传统村落,让其成为宜居宜游的美丽家园? 

   

  潋城古堡 张晋 摄 

  潋城村积极探索“保护+发展”新路径,在加强古城堡修复和历史古迹修缮的基础上,大力整合堡内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庭院文化内涵,实现美丽庭院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家庭文明建设、志愿服务等N个结合,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其中,潋城村“今日”微景观入选2023年省级“五个美丽”建设典型。 

  旧貌换新颜,幸福感升级。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福鼎沿海渔村。 

  踏上硖门畲族乡渔井村的彩虹步道,一面互动翻转墙格外吸引眼球。翻动墙上的旧照片,对比新照片,村容村貌的变化让土生土长的林文斌发出感慨:“没想到渔民也能走上生态路,吃上旅游饭。” 

  渔井村 刘超超 摄 

  彩虹步道的尽头就是林文斌经营的听海驿站民宿。在他的记忆里,村民从前大都“靠海为生”,粗放的养殖方式导致海域受到污染,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岸边经常堆满海漂垃圾,不少村民选择外迁。 

  近些年,趁着乡村“旅游风”刮起,渔井村立足原有渔村风貌,实施主街沥青铺设、路面彩绘、沿海栈道建设、美丽庭院建设等项目,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推动渔旅深度融合,“落后渔村”变“吃住在渔井、游遍周边景”的滨海新渔村。 

   

   

  渔井村 

  家乡“靓”了,人气“旺”了,一批像林文斌这样的有为青年纷纷返乡创业。“渔井村现在有民宿9家、渔家乐5家,还有咖啡馆、酒咖等,每逢节假日生意火爆。”渔井村党支部书记林本严告诉记者,2023年,渔井村共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76万元。 

  从庭院美到村村美,福鼎市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晋级专项行动,深化乡村“五个美丽”创建,持续推进一乡镇一条示范线,多元塑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乡村图景,入选省级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试点县,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不断增强。